[八年級] ACCESS 查詢中參數的輸入
從未歸還查詢中,我們學到了在準則內可以下條件來進行篩選
若我們想要建立一個查詢,只要輸入帳號就可以知道誰借過了什麼書的話
應該要怎樣建立呢?
這個查詢所需要的欄位應該是
1.帳號
2.姓名(使用別名)
3.書籍名稱
若要知道什麼時後借及還書了沒,可以再加上
4.借閱日期
5.歸還日期
從未歸還查詢中,我們學到了在準則內可以下條件來進行篩選
若我們想要建立一個查詢,只要輸入帳號就可以知道誰借過了什麼書的話
應該要怎樣建立呢?
這個查詢所需要的欄位應該是
1.帳號
2.姓名(使用別名)
3.書籍名稱
若要知道什麼時後借及還書了沒,可以再加上
4.借閱日期
5.歸還日期
我們已經把借閱記錄查詢給作出,可以知道記錄在借閱記錄資料表中
所有有借過的人員資料
那我們要找出沒有還書的人時,該怎麼建立查詢呢?
由於未歸還書的查詢所需要的欄位跟借閱記錄相同
所以我們可以偷吃步的使用複製貼上,產生一個新的查詢(請見影片示範)
在之前建立的借閱記錄查詢,最後產出的表中
我們發現姓與名是分開的,但這跟我們一般在閱讀上的習慣不同
姓名通常是合併在一起的,但因為我們原本資料表中的姓名就是分開為兩個欄位
那我們可以怎麼作呢?
這時需要「別名」的幫忙
在查詢中可以以別名的方式建立出虛擬的欄位名稱
透過實際欄位名稱來合併
語法如下
別名名稱:[欄位名稱1]+[欄位名稱2]
如
姓名:[姓]+[名]
請見影片示範
請見影片示範
請見影片示範
請特別注意
1.在作資料庫關聯圖前,請先確定所有資料表的資料類型、欄位大小及格式
都已經修改好且存檔完成
2.建立關聯就是各資料表間產生關係的欄位,以本例來看
借閱記錄內的帳號與讀者資料的帳號有關係,借閱記錄內的書籍編號與書籍資料的書籍編號有關係
3.預建立關聯的欄位需要有相同的資料類型及欄位大小